首页

套路直播SM

时间:2025-05-29 23:59:52 作者:历时十余年整理编纂 61卷《京剧大典》面世 浏览量:67911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应妮)总计61卷2100余万字和2700余张各类珍贵剧照、图片,及丰富的影印曲谱的《京剧大典》面世,堪称我国目前反映京剧艺术面貌最完整、最全面的重大出版工程。

《京剧大典》书影。 出版社供图

  记者从日前在京举行的座谈会获悉,《京剧大典》由文化学者王文章研究员担任总主编,集合中国艺术研究院内外老中青戏曲研究专家、艺术家百余人参与整理编纂,历时十余年完成,山东文艺出版社于2024年底出版。

  《京剧大典》是一部集京剧历史、理论、文学、表演、音乐、导演、舞台美术大成之宏构,囊括了京剧艺术的丰厚内涵,反映出京剧艺术在历史嬗变和传承中的纵向脉络、舞台艺术面貌及其与社会生活的横向联结,共分为《文学剧目典》《表导演典》《音乐典》《美术典》《历史理论典》五个分典,总计61卷,2100余万字,2700余张各类珍贵剧照、图片,及丰富的影印曲谱,编纂以全面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为鲜明特色,堪称我国目前反映京剧艺术面貌最完整、最全面的重大出版工程,既为京剧艺术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深厚资源,也为中国戏曲艺术的理论体系建构奠定了又一个重要基础。

  其中,《文学剧目典》收录200余部经典本戏和经典折子戏、27部影印内府本,既要综合考虑流派、唱腔、文本、历史地位、类型占比等因素,同时还要严格限定在京剧的范畴之内,需要与同时代其他戏曲种类的同题材剧反复比较后才确定是否选入。

  《表导演典》收录京剧代表性演员简介及其著述、导演简介及其著述、身段谱著述三部分内容。既选取了京剧表演流派创始人和代表性艺术家谈表演实践体会的著作及文章,也收录有导演艺术家的论著,还有老艺人的演艺心得,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为传承京剧而整理编纂的实践与理论结合、图文并茂的教科书式专著。

  《美术典》集中了有关京剧艺术各方面的形象资料,主要有化装、冠巾、头饰、脸谱、髯口、戏衣、砌末、道具、布景等舞台美术图片,扮相、身段图片,作为呈现舞台样貌的演员剧照,舞台美术设计等。收录的梅兰芳访美演出图谱和按角色统括的各时期图像资料,既体现了传统的历史传承,又有效铺展了缤纷绚烂的京剧造型艺术。

  《音乐典》为京剧乐谱的经典性、文献性、资料性的原典集成,尽可能囊括重要历史时期的各类出版物,重要艺术家、代表性作品的乐谱,以反映京剧音乐的变迁和乐谱记录的变迁。既有早期的工尺谱,也有后来的简谱、五线谱和综合对照谱;既有唱段谱,也有剧目全谱和器乐谱。

  《历史理论典》分为论著集成、文章汇编、京剧史记三编,前两编收录有关京剧史论的论著、文章,以名人大家为重点,兼及整体视野,比如有关票友、民间京剧社团、台湾的京剧发展历史等,都是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三编收录了《中国京剧编年史》和《京剧大事记》,逐年记录了京剧史上的诸多重要活动、事件、剧团、剧目、演员等事项。

  《京剧大典》被列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大出版项目,得到国家资金支持,它的编纂出版充分体现了对京剧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整理、守正创新的国家意志。总主编王文章指出,《京剧大典》的出版既是向前人对中华优秀文化贡献致敬,也为今人后人为京剧及戏曲艺术持续传承振兴提供借鉴,并为京剧及戏曲艺术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建构增厚学术基础。(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经济观察)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突破了什么?

据英国广播公司介绍,卡韦拉什维利曾效力于曼城俱乐部,担任前锋。他在1995-1996赛季从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迪纳摩转会至曼城,并在为该俱乐部出场28场中攻入3球。

沿黄观光路国际自行车赛佳县站落幕 俄罗斯车队选手夺得黄衫

“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习近平赞誉道,“要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弘扬他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进取精神,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久久为功,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

广西百色一直升机坠毁 致1死3伤

“上海虹口和日本的民间交流源远流长,冈山籍日本友人内山完造与中国文坛巨匠鲁迅就是在虹口的内山书店相识,并成为挚友。”上海市虹口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谢榕榕说,中日企业家圆桌会已连续三次在上海虹口举办,虹口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坚持以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己任,着力在推动民间外交上发挥引领作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西藏安多:牧民雪中放牧 美景如画

据开平一中校长尹祖荣介绍,该校始建于1919年,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加大办学经费投入,社会各界热心人士鼎力支持,众多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和社团群众慷慨捐资,特别是方创杰、周谦益等海外热心校友的鼎力支持,使开平一中得到空前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办学质量逐年提升。

年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辞旧迎新、驱邪避灾、迎福纳祥、道德教化等多种功能,一直以来广受欢迎。它起源于远古时的原始宗教,历经唐、宋、元、明、清不断传承创新,绵延千载。早在汉代时,年画便已出现了门神雏形。此后,随着唐代佛经版画的发展、雕版技术的成熟,以及宋代市民文化的发展,木版年画于宋代逐步普及,并在明清之际步入成熟发展期,日臻繁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